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浪潮中,Polkadot 正在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打造一个属于 Web3 的 “云服务平台”。如果说 Bitcoin 创造了一个计算器,以太坊创造了一个计算机,那么 Polkadot 正在做的则是构建链上的 “云服务器”。它的目标是像 AWS 之于 Web2 一样,为 Web3 提供一个更便宜、更易用、更具扩展性的底层平台,让开发者能够像部署传统应用一样,轻松将区块链应用部署上链。
Polkadot 通过 JAM 协议 —— 一个专为多链生态打造的去中心化世界计算机,实现了这一宏伟愿景。JAM 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一次系统性的重构。它采用多核并行设计,突破了以太坊等单核架构的性能瓶颈,支持数百个执行核心并行处理任务,为构建高质量区块空间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它还引入了 “按需付费、弹性扩容” 的机制,用户只有在真正使用时才需要为计算资源付费,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全球已有 35 支独立开发团队,使用 14 种编程语言参与到 JAM 的开发中,彰显了 Polkadot 在 2025 年的技术领先与生态号召力。
4 月 6 日,由 Polkaport East、OneBlock+、PolkaWorld 和 PaperMoon 联合举办的「Polkadot 2025 — The Road to Web3 Cloud」活动在香港 Soho House 圆满落幕。活动当天,Bifrost、OneBlock+ 和 PaperMoon 带来了三场干货满满的主题分享,随后还有来自 PolkaPort East、PolkaWorld、Harbour Industrial Capital 以及 Acala Network 的嘉宾参与圆桌讨论,从多个维度剖析了波卡生态的发展前景。
🎙️ 主题演讲分享
Bifrost:揭示 Polkadot 的
性能与去中心化优势
Bifrost 联合创始人 Lurpis Wang 重点分享了 Polkadot 在 2025 年的技术飞跃,揭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数据。Polkadot 的实测 TPS 已达到惊人的 14.3 万,而区块容量仅占用 23%,这意味着其理论性能还有 4 倍的提升空间。Polkadot 的数据可用性带宽达到了 42MB/s,是 EigenDA 的 2.8 倍,且无需 Rollup 承担额外成本,展现了显著的性能与成本优势。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Polkadot 的中本聪系数高达 149,其去中心化程度远超其他主流区块链平台 —— 比 Solana(中本聪系数为 19)高出 7.8 倍,比 Cosmos(中本聪系数为 7)更是高出 21 倍。这些数据无疑巩固了 Polkadot 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OneBlock+:全链路的
波卡人才培养体系
OneBlock+ 社区经理 Tracy 分享了最新的 Polkadot 开发者数据:2024 年波卡生态新增开发者超过 1,000 人,而在中国,波卡开发者数量位居所有公链第三位,仅次于 Ethereum 和 Solana。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公链依赖以太坊开发者、呈现 “吸血式增长” 的同质化趋势中,Polkadot 拥有一批相对独立且垂直的开发者群体,展现出更强的生态自驱力。
作为亚洲最大的 Polkadot 开发者社区,OneBlock+ 构建了以 “Study - Practise - Build” 为核心的开发者成长体系,构建起从学习到就业的完整链条。社区已累计开设超过 20 期系统化课程,培养超过 3,000 名 Polkadot 生态开发者,成功举办 8 届黑客松、提交项目数量超过 500 个,并组织了 50 余场线下 Workshop 和 200 多场线上分享。
OneBlock+ 通过课程和工作坊普及技术知识,借助黑客松和招聘会促进实践转化,并通过 Web3 Grant、Bootcamp 等资源支持项目持续发展。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有效引导并沉淀了高质量的长期 Polkadot 开发者。目前,OneBlock+ 已成功为包括 Bifrost、Phala 在内的多个波卡生态优秀项目方输送了技术人才。
PaperMoon:Polkadot 2025
的三大核心方向
来自 PaperMoon 的 DevRel 工程师 Zhou Jun 重点介绍了 Polkadot 2025 的三大核心方向:Polkadot Hub、Polkadot Cloud 和 JAM。Polkadot Hub 将成为开发者的全新入口,支持 EVM 兼容性与工具链(如 Remix、Hardhat、Foundry),并通过系统链集成 DOT 作为统一支付资产,极大降低部署门槛。
Polkadot Cloud 通过 Coretime 提供灵活的资源分配机制,并配备资产中心(Asset Hub)、Liberty、Plaza 和 Rollup 等多种功能模块,其每秒交易处理量(TPS)高达约 14.3 万,远超竞争平台。
JAM 作为 Polkadot 的下一代协议层,采用多语言客户端架构,并引入了 CoreVM、CorePlay 和 JAM SDK。 Zhou Jun 表示,这些功能为不同类型的开发者创造了机会:研究型开发者可深入使用 JAM 客户端,Solidity 专家可直接运用 PolkaVM,系统开发者则能获得强大的调试工具支持。
🪐 圆桌讨论:开发者、
散户与生态的共振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来自 PolkaPort East 的联合创始人 Vincent Chan、PolkaWorld 的生态研究负责人 Kristen、Harbour Industrial Capital 的 CEO Max Rebol,以及 Acala Network 的核心贡献者 Shunji,围绕 “Polkadot 中文社区三重奏:开发者、散户与生态的共振” 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几位嘉宾首先回应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何 Polkadot 拥有几乎无可挑剔的技术实力(如高 TPS、强去中心化、清晰的技术蓝图),却在用户讨论度和叙事热度上远不及其实际价值?嘉宾指出,核心原因在于 Polkadot 技术栈本身较为复杂,像 JAM、PolkaVM、Rollup 等概念对非技术用户和轻度开发者存在理解门槛。不过,线下参与 JAM Tour 的用户情绪仍然积极,尤其是在聆听 Gavin Wood 的演讲后产生了明显共鸣。而许多散户目前则处于 “观望阶段”,他们更期待看到新架构的具体落地路径后,才能真正提振信心和参与度。
关于如何提升中文社区在 Polkadot 全球生态中的影响力,嘉宾们提出三点建议:其一是提升社区发声的专业性和国际化程度,鼓励更多中文开发者贡献代码、提交提案,并联动能用英文在全球表达的技术代表;其二是支持中文团队基于新架构孵化创新项目,并举办面向全球的中文黑客松;其三则是引导社区成员更积极参与 OpenGov 治理机制,通过公投提高中文社群的权重。
几位嘉宾还从各自领域分享了独到见解。Kristen 分享了散户最关心的 Polkadot 方面,提到 PolkaWorld 未来将在内容形式与传播策略上尝试创新。Vincent 分享了 PolkaPort East 在亚洲市场,尤其中文社区所做的大量 BD 与 Meetup 活动,并注意到用户对 Polkadot 的认知在逐步加深。Max 从投资角度评估了 Polkadot 现在所处的周期。Acala 团队则表示,随着从平行链 Slot 模式向开放 Rollup 架构演进,未来将积极探索基于 JAM 或 Rollup 架构的新业务方向。
☁️ 结语:引领 Web3
云时代的技术基石
与传统云服务平台相比,Polkadot 提供的是一个更为去中心化、更具韧性、更加开放的基础设施,它不仅能够抵抗各种网络威胁,还能为全球开发者提供更低门槛、更高效率的区块链应用部署环境。这场在香港举办的「The Road to Web3 Cloud」,不仅展现了 Polkadot 2025 的技术蓝图,也让我们看到了其成为 Web3 AWS 的真实可能。
2025 年,随着技术路线图的逐步落地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壮大,Polkadot 有望在未来 Web3 格局中占据核心位置,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加开放、自由和高效的数字体验。
About Us
关于我们
Twitter: https://twitter.com/OneBlock_ Medium: https://medium.com/@OneBlockplus Telegram: https://t.me/oneblock_dev Discord: https://discord.gg/fE8deY4UbP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1650224419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o2r3wA6brw3ztr-JmzyXA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