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 作为跨链代币推出,由 Hyperlane 提供支持。
MilkyWay 的跨链扩展从 MILK 的桥接开始——这是它的新治理和实用代币,由 Hyperlane 作为主要桥接提供技术支持。现在,用户可以通过 Nexus 在 MilkyWay 主网和 BNB 链之间以低费用、无滑点的方式桥接 MILK。
MilkyWay 的这次集成还为那些希望通过加入 Binance Alpha 平台在币安上列出代币的资产发行者和团队开辟了一条新路。因为 Binance Alpha 要求代币必须存在于 BNB 链上,MilkyWay 利用 Hyperlane 的 Cosmos SDK 模块,将 MILK 带到 BNB 链上——无需依赖包装资产或流动性池。
桥接 MILK ⏩ Nexus。
MilkyWay 是一个为 Celestia 生态系统打造的流动性质押和再质押协议。最初,它专注于 TIA 的流动性质押,用户可以质押 TIA 来铸造 milkTIA,这是一种流动性质押代币,可以在各种 DeFi 平台上使用。
随着时间推移,MilkyWay 还推出了流动再质押服务,用户可以再质押 TIA 以及基于 TIA 的流动性质押代币(LST)来赚取更高的收益。这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共享资产池,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资产为自己的协议提供经济安全性。
有什么新变化?
自从推出以来,MilkyWay 发展迅速,目前已有超过 156k milkTIA 持有者,质押的 TIA 数量超过 260 万。现在,MilkyWay 通过推出 MILK——协议的新治理和实用代币——迈出了下一步。
不过,为了让 MILK 的覆盖范围和分发最大化,MilkyWay 团队意识到只在一根链上发行代币远远不够——他们需要让 MILK 实现跨链。
为了确保跨链扩展能够顺利进行,MilkyWay 需要一个互操作性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得满足以下条件:
这让他们选择了 Hyperlane。
为了让 MILK 实现跨链并进入 BNB 链——一个超越 Cosmos 生态系统的链,MilkyWay 集成了 Hyperlane 的 Cosmos SDK 模块,把 Hyperlane 作为跨链扩展的主要桥接。通过 Hyperlane,MilkyWay 和它的用户不需要接受包装代币——MILK 现在通过 Hyperlane 的 [抵押 → 合成 Warp Route](https://docs.hyperlane.xyz/docs/protocol/warp-routes/warp-routes-overview#:~:text=Collateral → Synthetic%3A Tokens are,the destination (synthetic) chain.) 架构在 BNB 链上可用。
Hyperlane Cosmos SDK 模块是 Hyperlane 协议的完整实现,专为 Cosmos 链量身定制。这个模块完全开源且模块化,包含了像 MilkyWay 这样的协议实现互操作性所需的所有基本组件——消息传递层、安全层、传输层,以及用于代币桥接的应用层。
通过集成 Hyperlane Cosmos SDK 模块,MilkyWay 获得了:
MilkyWay 的这次集成是 Hyperlane Cosmos SDK 模块的首批案例之一,展示了 Cosmos 团队如何通过部署 Hyperlane 的可定制、开箱即用模块,轻松扩展到 Cosmos 之外的新链和生态系统。
把 $MILK 带到 BNB 链只是 MilkyWay 跨链扩展的起点。通过将 Hyperlane 作为标准桥接集成,MilkyWay 现在可以按自己的节奏轻松扩展到新的链和生态系统——这一切都由完全开放、无需许可且可定制的互操作性堆栈驱动。更棒的是,只要使用 Hyperlane,MilkyWay 和它的用户就能获得扩展奖励,这些奖励会根据协议使用情况和为 Hyperlane 生成的消息活动按比例分配。了解更多关于扩展奖励。
桥接 MILK ⏩ Nexus
想把你的代币桥接到 BSC?
想开始用 Hyperlane Cosmos SDK 模块开发?
更多关于 Hyperlane Cosmos SDK 模块的链集成即将公布。
Cosmos 扩展。
作为开源的互操作性框架,Hyperlane 让开发者能够: 🔗 连接任意区块链 🌉 构建自由安全通信的多链应用 所有代码完全开源,始终无需许可即可使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