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漏洞让稳定币沦为万亿美元之争的焦点
2025-09-04 10:23
ForesightNews 速递
2025-09-04 10:23
ForesightNews 速递
2025-09-04 10:23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GENIUS 法案》禁止稳定币发行方支付利息,却允许加密货币交易所为用户提供奖励 —— 这一规定引发了一场与美国银行业之间的高风险博弈。


撰文:Adam Willems,连线杂志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GENIUS 法案》签署仪式上展示已签署的法案。摄影:Francis Chung;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7 月 18 日,在美国加密货币行业面临十余年监管不确定性后,美国立法者终于将该行业的部分领域纳入监管框架。新签署的《美国稳定币创新指导与确立法案》(简称《GENIUS 法案》)对稳定币发行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稳定币是一种声称价值与某类更稳定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其发行方需用现金或短期国债为代币提供 100% 全额储备、接受审计、遵守反洗钱规则等。此外,为将稳定币定位为「数字现金」而非「资金存储工具」,该法案还禁止稳定币发行方支付利息。


但关键在于,法案并未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所为用户的稳定币持仓提供奖励 —— 这意味着稳定币持有者仍能获得与「利息」高度相似的经济激励。如今,Coinbase 用户若在平台持有名为 USDC 的稳定币,年收益率可达 4.1%,这一收益水平与高收益储蓄账户的预期收益相当。


美国银行业团体认为,这一规定构成了重大监管漏洞,可能促使民众将资金从银行转出,存入监管远更宽松的加密货币交易所。部分交易所提供的奖励甚至高于高收益储蓄账户(后者年化收益率普遍在 4.25% 左右,具体利率因机构而异)。例如,交易所 Kraken 就宣传其「USDC 持仓奖励年化率达 5.5%」。


即便不考虑奖励机制,与银行存款和现金相比,稳定币对消费者而言仍存在潜在风险。与支票账户或储蓄账户不同,加密货币不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险保护 —— 这意味着若稳定币发行方破产,美国政府不会直接介入弥补消费者的资金损失。


部分监管机构与加密货币支持者认为,《GENIUS 法案》中严格的储备要求与破产保护条款已足以替代 FDIC 保险。但稳定币此前曾发生过崩盘事件,且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研究报告显示,即便是像《GENIUS 法案》所规范的这类「波动性最低」的稳定币,其交易价格也「极少能完全维持在声称的锚定价值水平」。国际清算银行研究员指出,这一现象让「稳定币作为可靠支付工具的能力受到质疑」。


美国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表明,稳定币需求上升可能对经济产生连锁影响。该银行助理副总裁 Stefan Jacewitz 表示:「若用户用银行存款购买稳定币,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必然会减少。」他还指出,奖励等激励措施「可能导致资金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扩大,超出正常市场水平」。


今年 4 月,美国财政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GENIUS 法案》影响,消费者可能将高达 6.6 万亿美元的资金从银行存款转移至稳定币。美国银行家协会(ABA)的研究则指出,若这一情况发生,银行可放贷资金将减少,长期来看消费者与企业的借贷成本可能会上升。


妥协背后的博弈


《GENIUS 法案》的推进耗时四年才最终落地,期间美国国会多数议员均认同「稳定币发行方不应支付利息」这一原则。「法案起草者清楚,稳定币是一种特殊工具 —— 它是数字现金、数字美元,而非能产生收益的证券工具。」Circle 全球政策副总法律顾问 Corey Then 表示。


今年 3 月,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就此发声。他在 X 平台(原 Twitter)上表示,应允许用户通过稳定币获得利息,并将这种模式比作「普通储蓄账户,且无需承担证券法规要求的繁琐披露义务与税务影响」。


Ron Hammond 曾代表知名加密货币行业团体区块链协会(Blockchain Association)担任高级说客,他透露了后续博弈的细节:最终,银行业团体同意达成一项协议,其中包含了他们长期主张的「禁止稳定币发行方支付利息」条款,但该条款仍为加密货币交易所留下了空间 —— 允许其为用户的稳定币持仓提供货币激励。Hammond 表示,部分加密货币公司原本希望法案明确允许「利息」,但主流加密货币团体最终愿意接受这一妥协方案。


「至少加密货币行业成功推动法案加入了相关表述,为其提供『收益』或『类收益』奖励打开了大门。」前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 McHenry 表示。如今,他担任区块链项目 Ondo 的副主席。


部分加密货币行业专家对银行业团体当前的「警报态度」感到不满。加密货币倡导与游说团体 Digital Chamber 首席执行官 Cody Carbone 表示:「在当前阶段对稳定币奖励机制提出担忧,既不真诚,也忽视了塑造《GENIUS 法案》的多轮深入讨论。银行业代表全程参与了立法过程,与加密货币领域相关方共同协商,而法案最终允许交易所及关联平台提供稳定币相关奖励的表述,正是这些讨论的直接成果。」


第二次博弈机会


加密货币行业之所以愿意妥协,部分原因是其不愿在这一「试验性法案」上消耗过多政治资本 —— 该行业将《GENIUS 法案》视为加密货币领域更广泛监管立法的「试金石」。Hammond 解释道:「加密货币行业当时的担忧是:『如果连稳定币法案这一相对简单的法案都遇到阻碍,那么我们通过它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未来两年内通过市场结构法案的概率更是几乎为零。』」


Hammond 所指的「市场结构法案」即《CLARITY 法案》。该法案试图为区块链上的产品与金融平台建立监管框架,类似于目前适用于股票市场、银行、机构投资者等传统金融实体的监管规则。《CLARITY 法案》已在众议院通过,参议院版本预计于今年 9 月推出。在《GENIUS 法案》签署几天后,参议院《CLARITY 法案》的起草者发布了一份意见征询函,其中提出了一项关键问题:是否应通过立法限制或禁止稳定币奖励等机制。


《CLARITY 法案》为加密货币行业与银行业提供了第二次机会 —— 双方均可借此推动未被纳入《GENIUS 法案》的条款落地。美国社区银行主要游说与倡导团体「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ICBA)的国会关系执行副总裁 Paul Merski 表示,该协会将反对任何「违背『禁止支付利息』核心原则」的条款。他称这一原则是《GENIUS 法案》确立的关键内容。「我们已在稳定币相关法案中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将确保市场结构法案中同样涵盖相关条款,避免出现监管漏洞。」


「问题在于,两项立法推进速度不同:上一轮博弈中的失利方会卷土重来,而获胜方则需重新为已争取到的条款辩护。」McHenry 指出,「如今我们进入了第二轮博弈,上一轮的所有议题都要重新讨论,这让第二轮博弈的难度大幅增加。」


在《CLARITY 法案》推进期间,美国银行业也在公开布局稳定币领域。花旗集团与美国银行已暗示可能发行自有稳定币;与此同时,PNC 银行与摩根大通已与 Coinbase 建立合作关系。以摩根大通为例,其合作计划将允许客户最早于明年直接将银行账户与加密货币钱包关联。


摩根大通还在试点一种「存款代币」系统:该系统采用与稳定币相似的技术,但无需像《GENIUS 法案》要求的稳定币那样,以 1:1 的比例储备资产来支撑代币价值。最终,若《CLARITY 法案》导致稳定币「奖励」机制被禁止,银行业可能会在这场涉及数万亿美元的存款与利率博弈中重新占据上风。


「银行业团体显然在《GENIUS 法案》的博弈中失算了,这类失误对他们而言极为罕见。」McHenry 表示,「如今他们已卷土重来,且态度强硬 —— 这场博弈的风险极高。」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oresightNews 速递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